查看原文
其他

【民俗】迎 学

2017-07-02 李健彪 中穆平凉社区
点击上方“中穆平凉社区”关注我们

信仰 清真艺术 | 阿訇

 ★推荐阅读★

【民俗】平凉回族表话

【民俗】回族的饮茶习俗与茶文化解读

【民俗】回族盖碗茶,为什么要用盖子刮而不能吹?

男人"制造"——回族穆斯林割礼,你了解多少?

2017-04-30 西安回坊


【民俗】“迎 学”
李健彪


     “迎学”即让小孩掌握阿拉伯语的字母或基本宗教知识。在西安回民坊上,”迎学”的时间按旧俗一般是在小孩长到四岁的第四个月中的第四天的下午四点钟,俗称“四岁四月四日四时迎学”。《古兰经》说:“难道我没有为你而开拓你的胸襟吗?”(94 :1)开拓胸襟即开始懂事,心胸豁然开朗。据传,穆圣在四岁时被开拓胸襟,懂得世事的。迎学的仪式可能是源于此。

     届时,主人家请来一阿訇(或将孩子带到寺里〕,给孩子教授阿文字母和清真言等简单的经文及宗教常识。孩子学会之后就意味着"迎学"完毕,标志着孩子已经懂事,应施以最基本的宗教教育。


      这天,往往要给孩子上下穿戴一新,家长喜气洋洋地与孩子一块履行这项宗教仪式。为了让孩子在“迎学”时能顺利通过阿訇的考试,家里人常常在“迎学”之前就早早教会了孩子们一些阿文字母和简单经文,等阿訇前来"迎学"时,常常能顺利过关。
     主人家要给阿訇封一“海帖”,以示感谢。现在,回坊“迎学”的时间已不再强调“四日四时”,只强调"四岁四月", 一般家庭便在小孩四岁第四个月中选一天好日子迎学。据坊民讲,强调“四岁四月”迎学的原因是因为小孩这时已经断奶,步入可进行教化的启蒙教育阶段。

     回坊“迎学”习俗是孩子作为一名穆斯林所接受的伊斯兰文化的第一课,因此,它的意义不仅仅是了解一些宗教常识和认识几个阿拉伯语字母而已,而被认为是在汉文化环境和氛围中恪守伊斯兰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家长对孩子的一种引导,使孩子在幼小的心灵中植入伊斯兰文化的种子,从而能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中同时兼备两种优秀的文化,即博大精深的伊斯兰文化和历史悠久的中国文化。



我迎学了!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或作者推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

微信号:pl-muslim

 邮箱:939714321@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